[干货分享]“健康小镇”经典案例
发表时间:2020-02-11 14:11:05
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这对建设发展健康小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未来20年,必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根据健康小镇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健康小镇,常见的发展模式有以下七种:
1、以休闲农业为亮点:
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案例:浙江桐乡生态农业园
桐乡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沪、杭、苏金三角地带之中,属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河港纵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桐乡生态农业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主导,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全方位传播生态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理念的生态旅游园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形象设计体现“农”、“动”、“土”三个特点:
(1)“农”:“吃农家饭,住农家园,做农 家活,看农家景”,以农兴旅。
(2)“动”: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旅游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而是要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一种参与体验。使游客在园区内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品尝当地特产,还可以亲自干农活。
(3)“土”:“土色土香”是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旅游的魅力所在。园区旅游活动和设施均应以“土”为本,因此制宜,避免大兴土木,不搞城市化、人工化开发。农业旅游项目设计以原生的田园景观为基础,对本地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提炼和再现,为游客营造真正的自然空间。
园区循着“以文化经营景区” 的思路,在文化建设中突出三点:其一,通过高素质的“人”来塑造园区文化之魂。无论是旅游经营者、管理者,还是普通 的从业人员,乃至当地村民,他们都是园区形象的塑造者和体现者。其二,要融文化于旅游产品中。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农业文化的内涵,把其蕴含的各种历史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渗透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的结合,积极推出集娱乐性、趣味性、参与陛与文化教育性一体的旅游产品,以充分满足游客“求知、求新、求奇、求乐”的旅游需求。其三,通过活动、项目、景名、交通工具等全方位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生态思维塑园区绿色之魂,这也是生态农业园区制胜的法宝。
生态农业园区实施绿色循环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1)农作物立体种植模式。以果树、蔬菜、菊花、油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通过间作套种、轮作接作等合理布局与搭配,实现四季有景,景景不同,以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的多样性。通过讲解和文字介绍,使广大游客了解生态农业技术的实施。(2)鱼类立体养殖模式。引进各种鱼类品种,进行上、中、下分层立体养殖。在立体养殖塘旁边可设置标牌,较详细地介绍鱼类立体养殖模式的特点、生态学意义、效益等。(3)立体种养结合模式。包括稻田养鱼、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立体种养,水域鱼藕、鱼莼菜立体种养等,使物质和能量得到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4)生态公厕。以沼气 为纽带,通过立体绿化,使公厕成为一道景观。沼气可用于公厕管理者烧菜、烧饭、烧 水,沼液、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
2、以生态养生为亮点:
依托项目地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
案例:南京汤山温泉养生小镇
温泉养生小镇规划用地面积为8.01平方公里,拥有诸多温泉特色养生资源:健康养生游方面,拥有紫清湖森林温泉、颐尚温泉、江苏省工人疗养院等康体疗养项目5个;休闲旅游方面,建成汤山翠谷现代农业观光园(全国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汤山七坊和汤家家温泉村(均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阜庄石地(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以及全国首个温泉主题房车露营基地;研学旅游方面,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汤山基础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完成提档升级。
此外,温泉养生小镇内还拥有百联奥特莱斯、欢乐水魔方等休闲娱乐项目。“打造温泉养生小镇,就是进一步整合温泉资源,拉长温泉+产业链,同时嫁接旅游、创业、生活、休闲、娱乐等功能,在汤山建设一个以温泉为特色、以养生为内涵的特色产业社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一名负责人说,健康养生产业是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十三五”期间的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本次规划将充分发挥温泉资源康疗养生价值,构建集医疗保健、休闲养生、健康运动和生态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养生产业基地。
在南京东大门,千年古镇汤山以温泉闻名中外。经过多年整合资源、提升环境、做强产业,去年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跻身国家级,这也是目前南京唯一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站在创建全域旅游的新起点,汤山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将在度假区核心位置全力打造以养生为特色的温泉养生小镇。和此前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相比,温泉养生小镇在区域位置、产业特色、发展模式上有何特点?汤山又如何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彰显个性,做好“温泉+”系列文章?
做好“温泉+”系列文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
根据初步规划,汤山温泉养生小镇将以“温泉”为特质,以“养生”为内涵,遵循“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发展理念,采用“温泉+”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温泉与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文化创意、运动游乐、会展培训等功能嫁接互融,形成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温泉产业圈,最终打造成为富有浓郁温泉养生文化氛围的国际知名温泉养生小镇。
对温泉旅游度假区来说,旅游是最大特色。但对特色小镇来说,旅游产业是核心,配套功能是关键,文化是特色。围绕上述特点,汤山温泉养生小镇将采取三步走措施,打造个性化特色:
首先,围绕温泉特色,构建产业体系。以现有雄厚的温泉产业为基础,进一步扩大现有的产业优势,构筑以“温泉+”为主题,以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核心,以会展培训、文化创意、运动娱乐为延伸的完整旅游度假产业链条,将规划区块建设成为“温泉休闲养生小镇”。
其次,重塑小镇功能,激发小镇活力。响应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号召,努力提升区块的综合能级和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全域范围内的服务设施建设,将规划区块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活力小镇”。
第三,整合当地文脉,营造独特氛围。围绕相关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汤山的生态禀赋优势和文化内涵底蕴,将规划区块建设成为“山水人文魅力小镇”。
“三生”融合发展,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样板区
对照特色小镇小而特的标准,汤山温泉养生小镇正细致梳理自身产业特点、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下一步拟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品牌营销等方面继续发力,全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样板区。
未来3年,汤山将有多个重大项目亮相——
苏豪健康养老产业园。由苏豪集团投资,在汤山建设国内首席、国际一流的健康养生文化产业园区。
百联奥特莱斯二期,将建设开放式商业街区、儿童娱乐、集中餐饮等。
汤山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内容包含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社区、MUJI豪生新概念酒店及相关文化娱乐配套设施、文化娱乐商业街区、精品名宿、餐饮娱乐、健康养生高端国际社区。
环球时尚商业街区(御泉湾网络村),该项目将建设精品度假酒店、特色展示街区、商务会务公馆、办公生活一体的综合商务休闲街区。
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汤山将在市政道路、温泉管网、排水工程、旅游配套、导览系统、慢行系统、氛围营造、小镇客厅、老街改造等领域全方位发力。
通过一系列提升工程,汤山温泉养生小镇最终将形成以温泉+旅游度假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包括各类温泉度假酒店、各类主题公园、百联奥特莱斯、汤山博物馆等。
同时,养生小镇还将向温泉+文化创意方面延伸,以汤山民国风情特色小镇(汤山街道老集镇)、创客空间和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形式,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建设、居民生活之中,全面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与会展、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能力。
为此,汤山地区将增加艺术家村落、人才公寓、工业设计中心、创客空间、个性聚会场所等配套载体。
“通过做好‘温泉+’系列特色文章,让今天的汤山焕发勃勃生机,在放大旅游资源吸纳能力的基础上,完善休闲、娱乐、生活配套功能,综合展现世界著名温泉小镇时尚、乐活的全新面貌,”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镇将通过3年左右努力,将汤山打造成养生、休闲、度假、人居等综合性的国际化温泉养生旅游小镇,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样板区。
汤山温泉养生小镇规划范围北至老宁杭公路,南至汤山大道,西至汤山,东至圣汤大道,辖区还包括欢乐水魔方、房车营地和汤家家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8.01平方公里。
今后3年,汤山温泉养生小镇将以“温泉”为特质,以“养生”为内涵,遵循“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发展理念,采用“温泉+”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温泉与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文化创意、运动娱乐、会展培训等功能嫁接互融,形成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温泉产业圈,最终打造成为富有浓郁温泉养生文化氛围的国际知名温泉养生小镇。
3、以养老产业为亮点:
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案例:乌镇雅园(颐乐学院)
——我国首个学院式养老模式案例:乌镇雅园
项目概况:
绿城独创的中国学院式颐乐养生养老模式,与雅达国际共同开发打造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并整合集团旗下各领域高端资源和跨界资源,打造一站式养生养老产业链,使产品进入细分化的错位经营领域。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占地1516亩,建筑面积85万平米,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浙江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其中乌镇雅园占地面积约65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包括3.5万平米颐乐学院。物业类型包含中式单层别墅、多层电梯公寓、高层公寓。
市场定位:
第一类是中高端阶层的老年客群。他们的生活比较独立,物质基础较为丰厚,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如子女在海外的老年群体和独立居住的中老年群体。
第二类是度假疗养兼投资的中青年客群,购买乌镇雅园一是可以让父母居住养老养生;二是可以兼顾自己的度假休闲生活;三是为自己将来养生养老居住做准备。
第三类是追求健康生态、休闲居住的自由职业者,包括学者、画家、艺术家、自由职业者等,工作与生活可以随意切换,享受休闲养生生活。
四大亮点:
第一、项目选址在全国单个景区排名第一的5A级旅游景区
在全国单个景区的排名中,无论是旅游人气,还是综合经济效益,乌镇都是全国第一,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具现代商业气息的江南传统古镇。绿城之所以选址5A级旅游景区乌镇,除了考虑到乌镇千年文化荟萃的历史积淀和宜古宜今的传统江南水乡宜居生态之外,更是考虑到乌镇地处苏浙沪的区域要塞,距上海、杭州、苏州、无锡、湖州等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车程在一小时左右的范围,这与都市人养生养老和度假休闲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
第二、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的产业模式,无疑是绿城养生养老产业开发运营的价值重点。绿城乌镇雅园所在的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是中国首个国家社保基金参与投资的综合性健康养老产业园区,是一个集颐乐学院、雅达国际康复医院、国际养老中心、养生居住区、特色商业区和五星级养生度假酒店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健康养老主题产业园。
完善的生活配套与医疗服务,更是形成了产业园“自循环”的居住价值。绿城乌镇雅园为每位业主建立了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健康监测等系统的健康档案,从预防检测到老年门诊、中医、西医等,实行一站式服务。绿城乌镇雅园集养老、医疗、金融保险机构资源优势,实现了养生养老资源在产业园最优化的配置。
第三、“颐乐学为”的养生养老模式
颐乐学院是绿城中国学院式养生养老产业服务体系的一个崭新创举。中国学院式颐乐养生养老模式,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崇高境界。
颐:通过精心设计的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居家生活三重服务体系,建立一种全新的养生系统。让中老年人身心健康,青春焕发。
乐:精心设计符合中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层出不穷,让老年人快乐常在。
学:用学校的组织形式,重新规划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使其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充分的交流和愉悦。
为:园区内外多种途径,帮助老年人发挥余热,重回社会,获得自我价值,赢得尊重,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第四、四大服务体系
绿城乌镇雅园真正实现了四大服务体系,使其独特的中国学院式颐乐养生养老模式更具特色。其四大服务体系为:提供专业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舒适周到的居家生活服务;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服务;精致全面的文化教育服务。
4、以体育产业为亮点: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户外运动、户外露营、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案例:仪征市枣林湾
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成立于2007年4月,现为全国首批中日技术合作环境教育基地试点单位、江苏省旅游度假区、江苏省首批现代农业科技园、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和江苏省重点打造的10万亩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之一。
园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拥有“三山”“五湖”“两泉”等自然禀赋,以及6000亩经济林果、1.5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生态林等优质资源。园区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5亿元推进路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集中区、敬老院等民生设施建设,以及枣林山庄、枣林渔村农家乐一条街等旅游设施建设。已招引40多个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业项目落户,如红山体育公园、扬州芍药园等,相继承办了五届“中国芍药节”、两届“枣林湾金秋采摘节”、第二届“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年会”和“2012枣林湾之夏”主题活动。已流转土地4万多亩,带动5000多名农民就业,2012农民人均纯收入13430元。
园区将按照“生态立园、文化铸魂、项目推动、效益优先、和谐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运动参与、休闲体验、养生养老、商务服务、高效设施农业五大产业,努力建设“宁镇扬特色旅游核心区、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区、城乡统筹先导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5、以文化产业为亮点:
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案例:武当山太极国际功夫小镇
项目区位:项目地位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北部,北临丹江口水库(太极湖)、南与武当山老城相邻,距十堰市市区35公里,襄樊市110公里。
项目规模:400公顷
完成时间:2011年
核心资源:玄岳门、遇真宫、金花树
项目类型:湖泊湿地型+宗教文化型+养生养老型旅游区修建性
详细规划
后续进展:后续延展出《太极传奇景区二期修规》、《太极湖户外休闲景区修规》、《太极湖生态三岛景观、建筑扩初设计》、《武当.太极大道概念性规划》、《太极湖.玄岳湾景区概念性规划》等一系列项目。
规划理念:借势借力,联动发展
太极传奇景区规划从汉十高速武当山出口和316国道线路的调整入手,实现了武当山旅游格局质的改变,形成了山上山下互补联动的两大旅游体系。武当山下以遇真宫、《太极传奇》实景演出和武当功夫城为核心的“太极传奇旅游集核”;武当山上形成以金顶、紫宵宫、南岩等传统景点所构成的“武当山旅游集核”。
总体思路:突出核心,落实配套
核心吸引:以“遇真宫遗址公园”、“《太极传奇》实景演出”、“武当功夫城”为景区核心吸引物。
功能配套:营造“武当功夫教育区”以满足高端休闲和文化体验的需求;通过“服务配套区”和“休闲养生区”满足游客餐饮接待、休憩体验的需求;通过“玄岳门景区”依托其区域的宁静和休闲空间,以玄岳门和金花树为文化依托,满足观光、休闲、购物以及住宿等功能需求。
核心创意:1+N模式
“1”是指一个主题,即由文化、时尚与历史所形成的“太极传奇旅游集核”,在主题上规划根据旅游求异的特性,着重强调其唯一性,以其稀有和唯一的特质,形成高格调的旅游产品,以产生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N”是指多个配套,即规划区域的标准配套系列,这一系列配套更多的是强调其标准化,要求景区内各服务配套功能区均以高格调的标准(5A级景区、五星级等),按照相应级别的标准要求进行配套和规划,进而完善和支撑“1+N”的景区发展模式。
空间结构:一核两轴多中心
一核:“遇真宫核心区”,以张三丰、太极文化为主要展示主题的文化旅游核心区。
两轴:横穿太极传奇景区的“空间序列轴”,纵向连续山水空间的“太极文化轴”。
多中心:环湖的一系列功能和主题中心,包括武当功夫城、武当功夫教育区、服务配套区、休闲养生区、玄岳门景区。
团队特色:携手ATKINS、AKCOM、华高莱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组成了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先水准的“太极湖团队”共同协作,高效工作。
6、医学产业为亮点:
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其他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
案例:大泗镇中药养生小镇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大泗镇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提出了建设中药养生小镇的发展思路。
在江苏中药科技园,随着一期项目的建成,二期项目的推进,整个科技园已经初现雏形,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试开园。它的建成将为大泗镇建设中药养生特色小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位于大泗镇的江苏中药科技园,占地1240亩,总投资4亿元,该园区以中药材种植为中心,产学研三结合,带动农民致富为特色,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江苏第一的示范性中药科技园,是泰州城南大健康板块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办公楼、教学综合楼、长寿湖景观、神农湖、牡丹园等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中药养生馆土建、智能温室等正有序推进中。
大泗镇党委书记魏玉云:我们建设中药养生小镇的思路是:以中药科技园为核心,按照“医药养游”融合发展的定位,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的深度空间,打造“1+3+N”的发展体系。“1”就是一个核心,也就是江苏中药科技园;“3”是指策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三大产业,分别为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休闲娱乐产业,以中药养生文化为特色的商贸文化产业,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主体的大健康产业;“N”是指舞台文化、养老、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等多个配套产业。
大泗中药养生小镇总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按照“医药养游”融合发展的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支撑,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整合区域资源禀赋,加速大健康相关产业集聚,全力打造彰显地方中医药文化、养生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的新空间、新平台。
大泗镇党委书记魏玉云: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大健康产业发展为方向,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新空间;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打造一个城乡融合的新平台;以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体,打造一个产业集聚新载体;以中药商贸文化为特色,打造一个人文风情新亮点;以4A景区建设为目标,打造一个休闲旅游新去处。通过五年的努力,建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示范性特色小镇。
7、居住产业为亮点: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和服务,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案例:恒大养生谷
根据国家公布的《2015年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如何给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提供颐养舒适的老年生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恒大集团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先品牌,一直将责任与企业价值的融合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准则。三亚恒大养生谷便是恒大集团旗下健康产业集团推出的头个“健康地产”项目,它位于位于三亚海棠,正值世界度假胜地集中的北纬18°,空气质量指数常年保持优良。恒大养生谷秉承养生、度假养老的生活理念,它结合了社区健康管理核心、养生核心、运动核心、抗衰老核心、海棠恒大医院、整合了国内外医疗资源的恒大云医院等为平台,构建了一个“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全龄化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健康预防、保障、医疗、抗衰、娱乐、养老等七大类共22项全系统化健康服务,将养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不仅如此,恒大养生谷会员还专享国宾级医养配套,总医院头家异地分院——海南分院已在海棠正式会诊,距本项目仅1.2km,并且已与全国多省市签订异地医保就医合作协议。恒大健康产业集团还携手享有“全美第1医院”美誉的哈佛布莱根合作兴建新型高端国际医院。
搭建新型服务型社区是恒大地产集团接下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恒大健康产业集团以三亚恒大养生谷为健康生活的重要载体,未来将持续在全国各地开发恒大养生谷系列产品,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感受到健康生活新方式,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是健康中国的践行者,我们深信人文情怀与生命关爱,以家为本以健康为本,开创全新理念的1+N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