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药品加成及价格改革形势下公立医院绩效薪酬方案变革
发表时间:2020-02-11 14:12:39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颁布,同期国务院下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标志着新医改的开始。此次新医改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这个总体目标下,政府更加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几年政府在全国公立医院逐步推行取消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正是基于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推出的改革措施。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家对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合乎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必须对原有的医院绩效薪酬模式进行全面、合理、科学、有效的改善与变革。在强调以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对象和公立医院发挥国家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为目标的基础上,对公立医院的绩效或业务管理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以适应新医改政策为导向的重新设计,以便使医院绩效薪酬取得显著改善。
我国现行不少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只偏重于经济指标考核,公益性质缺失。具体体现在财务指标占据很大的比重,而对医院管理指标、医疗流程指标、患者权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与医护人员职业生涯指标的关注较少。医院普遍将绩效考核作为奖金发放的工具,将奖金核算与绩效薪酬等同起来。医院绩效薪酬应该是全方位的管理,不仅顾及过去、现状和将来,也应该充分考虑政府、医院、科室、医护人员和患者各方。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和经济运行监管”,“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医疗卫生机构不应以其自身或其成员的利益为主要追求目标,而应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均等化等社会效益为其追求目标”,“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机制。” 由此可见,公立医院改革如何实现和维护其公益性,同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备受社会关注和期待。公立医院的绩效薪酬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难点之一①。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既能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又能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为此,新时期公立医院绩效薪酬改革方案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全面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突出公益性
药品零加成时代,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和保障体系以及第三方付费机制,医院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收费结构,提高医疗结余,降低医疗成本,探索“以特需医疗服务补基础医疗”的补偿机制,积极寻求与社会资本合作,增强医院发展能力,逐步破除逐利机制,保障回归公益性和获得经济效益取得平衡,消除经济利益导向,形成鼓励医院追求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二、构建健全的绩效薪酬系统
建立公立医院对内部科室的绩效考核机制②,实施内部绩效分配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要通过完善内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为政府落实补偿政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公立医院绩效可为医改指引方向,同时以绩效激励手段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整个医院的评价作为绩效评价的核心,以专家团队的评价作为绩效评价的导向,以各科室以及医护人员的评价作为绩效评价的基础。
1、构建原则
导向原则:医院绩效薪酬是医院绩效评价主体意志的体现,决定了整个绩效体系要求医院达到的总体目标,并决定从医院科室到个人的行为目标。突出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全面评估,都是通过体系和框架设计,引导医院和员工以绩效为导向保证政府和医院目标的实现。
SMART原则:即绩效框架和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 measurable)、可实现(attainah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ased)五项标准。按此原则设计的医院绩效,是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保证。
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医院绩效的客观性,就是评价标准和评价组织,要客观③。对各个医院、各个岗位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要公开,对所有评价对象和员工的考核应该一视同仁。如此绩效评价,其结果才能被大家所接受,由此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才会被认为是公平公正的。
简便易操作原则:医院绩效评价框架和指标设计,简便和容易操作,才能使被评价对象能明确目标和标准,才易于考核和管理人员实施,更是绩效评价、效率提高,用最少的人力、精力即能达到良好结果的保证。
2、沟通体系
医院绩效薪酬部门要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沟通体系,包括与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医院员工的沟通,利用良好的信息系统在医院内部宣传医院绩效薪酬指标,及时反馈绩效内容,便于医务人员了解更多的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方式方法,改善自己的医疗行为,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3、评价指标
医院绩效薪酬部门要结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价,制定可行性强,可量化程度高,选择有客观性质的,符合医院当前运行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绩效考核指标,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绩效薪酬的公平性。客观性以及准确性,并为医务人员提供正确的导向。
三、加强医院绩效薪酬,转变我国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正在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积极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绩效薪酬与绩效评估则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是否满足公共需求的重要手段④。
四、新形势下医院绩效薪酬要体现“三个结合”
1、将绩效考核与科学的岗位设置、管理紧密结合
医院进行考核时,必然涉及到每个岗位职责及岗位分析内容,为此设定了每个岗位职责,并对职责内容逐个具体描述,为各岗位设置具体绩效考核指标, 正确引导了医院各类、各级职工的行为, 从而为激励措施落实和绩效考核的实施奠定了基础⑤。
2、将绩效考核与医院战略目标相结合
新的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是建立于医院战略目标框架之下的评价考核体系,已远远超越了单纯劳动产出和劳动效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地引入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使医院绩效考核管理更具现实意义⑥。
3、将绩效考核与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紧密结合
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中制定了科室奖金分配指导原则和科主任基金管理办法。科室奖金由科主任负总责, 科室管理小组集体参与。科室主任在科室内部绩效薪酬中承担本部门工作绩效责任, 能按院总体规划统筹医疗、教学、科研、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管理等各项工作, 使医院总体绩效计划在科室层面上准确贯彻执行⑦。
参考文献:
①施培瑶. 公立医院改革中公益性导向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与研究—--以深圳某公立医院为例[D].江西: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4
②宋红燕. 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几点思考[J].医学信息,2016.
③孥力. 浅谈医院绩效管理的利与弊[J].财经界,2013.
④植兰兰:《法制与社会:旬刊》 《关于广西政府绩效评估的管理探究》 2012
⑤杨乃宁:《财经界》 《新医改下对公立医院绩效奖金分配改革的探讨》 2014
⑥杨乃宁:《财经界》 《新医改下对公立医院绩效奖金分配改革的探讨》 2014
⑦杨乃宁:《财经界》 《新医改下对公立医院绩效奖金分配改革的探讨》 2014